2024年1月19日,我院教师李骥博士受邀参加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第一财经广播《财经午间道》节目连线,交流2023年我国知识产权工作成果与中欧地理标志产品清单对中国品牌进入全球市场的推动效益。
1月1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介绍2023年知识产权工作进展情况。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我国2023年知识产权工作成效如何,还面临什么挑战?第二批中欧地理标志产品清单即将推动落地,对国内品牌进入全球市场有何重要作用?李骥博士参与节目连线,与主持人对谈,回答了上述问题。
李骥博士认为,在这400多万件有效发明专利中,高价值发明专利所占比重达到4成以上,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8件,这都说明了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持续为全球创新发展贡献重要力量,同时也意味着对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李骥博士指出,今年是《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签署生效的第3个年头,互认互保产品以其独特的质量特色赢得了欧洲消费者的美誉和肯定。这些产品被纳入地标产品清单反映了中欧之间强烈的合作愿望,体现了中欧经贸关系向好的趋势。“酒香也怕巷子深”,中国品牌想要被世界认可、达到国际标准,品牌出海还需要有强大的组织支撑,讲好中国品牌故事,讲好中国品牌精神,讲好中国品牌价值,强化全球品牌营销。
对于解决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难”和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的问题,李骥博士认为知识产权要为生产力服务,只有和市场紧密结合,知识产权才能最终转化成生产力。通过拓宽供给渠道、激发转化活力、畅通供需对接、完善配套服务、深化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强化产业需求对接,调动行业部门、协会、园区等多方资源,深挖中小企业多样化技术需求,加快科研成果向实用化转化,实实在在地将“知产”转变为“资产”
最后,李骥博士还提到,数字经济时代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新问题、新需求、新压力,知识产权客体不断涌现,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更加隐蔽、更为复杂、影响范围更为广泛,法律规范还存在滞后性问题,这对我们强化司法审判能力、提高保护效率、平衡创新者合法权益与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数据安全与推动数据流通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李骥博士多次参与第一财经广播节目直播,曾针对营商环境建设、进博会知识产权工作、商标及品牌保护等主题与主持人及嘉宾交流。
文:bat365正版唯一官网